xiū

修习


拼音xiū xí
注音ㄒ一ㄡ ㄒ一ˊ

繁体修習

修习

词语解释

修习[ xiū xí ]

⒈  演习;练习。

⒉  学习;研习。

⒊  修行。

⒋  修养;涵养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演习;练习。

《汉书·赵充国辛庆忌传赞》:“山西 天水、陇西、安定、北地 处势迫近 羌 胡,民俗修习战备,高上勇力鞍马骑射。”
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省烦》:“至乃讲试累月,督以楚挞,昼夜修习,废寝与食。”

⒉  学习;研习。

《南史·陈新安王伯固传》:“为政严苛,国学有墯游不修习者,重加檟楚,生徒惧焉,由是修业颇进。”
唐 白居易 《六十救学者之失》:“此由官失其业,师非其人,故但有修习之名而无训导之实也。”
元 郑廷玉 《金凤钗·楔子》:“小生造物低,闭了选场,在状元店修习一年,今年春榜动,却去应举去。”

⒊  修行。

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自叙》:“将登名山,服食养性,非有废也,事不兼济,自非絶弃世务,则曷缘修习玄静哉!”
唐 谷神子 《博异志·张竭忠》:“天寳 中, 河南 緱氏县 东 太子陵 仙鹤观,常有道士七十餘人,皆精专修习,法籙斋戒皆全。”
宋 范成大 《吴船录》卷上:“﹝ 王继业 ﹞诣闕进所得梵夹舍利等,詔择名山修习。”
清 龚自珍 《长相思》词序:“既为祷祝之词,又以见山川清福,亦须从修习而来,殆不可妄得也。”

⒋  修养;涵养。

明 何良俊 《四友斋丛说摘抄》卷四:“盖公之宽大仁恕出於天性,不假修习。”

国语辞典

修习[ xiū xí ]

⒈  学习、研习。

如:「下课后,他总是留下来自行修习功课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修习"的意思解释、修习是什么意思由自助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每修一种密法都要作一次灌顶,只有经过灌顶才能进入密宗修习步骤和次第。

2.今天的课和往常一样,老师讲的无非就是修习中要注意哪几样,反正翻来覆去,覆去翻来地讲,讲得众人都能背下来了。

3.为了无聊打发时间,龙小虎索性背起道法的修习口诀来,那东西他从小就背的滚瓜烂熟,自然是张口就来。

4.“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”,中“为”是“修习,修炼”的意思;天诛地灭,是并列结构,就是天地诛灭的意思。

5.一百十六、因为以前人类的体质犹如一谭死水,浑浊不分,也就是没有任何属性,这样子混沌不分的身体是无法修习真气的。

6.在孔子故居感悟其朴素的生平,去孔子研究院体味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,游论语碑苑领略国粹艺术,到六艺城里体会修习“六艺”的乐趣……

7.大风歌,是逍遥宫的镇宫绝学,逍遥宫多走与轻灵快变的修习线路,所以对风的掌控端是厉害非凡,远遁藏匿更是逍遥宫的拿手好戏。

8.通过艰苦卓绝的修习,智慧过人的他,最终成为三界领袖,让三界重归于和平。

9., 要知道自己自从修习金鹏族的瞳术之后,不敢说是明察秋毫之末,但绝对不会被迷宫之类的东西搞得晕头转向。

10.在孔子故居感悟其朴素的生平,去孔子研究院体味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,游论语碑苑领略国粹艺术,到六艺城里体会修习“六艺”的乐趣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