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áodàng

摇荡


拼音yáo dàng
注音一ㄠˊ ㄉㄤˋ

繁体搖蕩
词性动词


摇荡

词语解释

摇荡[ yáo dàng ]

⒈  摇晃摆动。

rock; sway;

引证解释

⒈  摇摆晃荡。

《文子·精诚》:“四时失政,镇星摇荡。”
汉 司马相如 《上林赋》:“汎淫泛滥,随风澹淡,与波摇荡,奄薄水渚。”
唐 柳宗元 《法华寺石门精室三十韵》:“羈木畏飘浮,离旌倦摇荡。”
朱自清 《温州的踪迹·绿》:“瀑布在襟袖之间;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。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。”

⒉  动荡。

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楚 汉 久相持不决,百姓骚动,海内摇荡。”

⒊  撼动,摇动。

《后汉书·邓骘传》:“凉部 叛 羌 摇荡 西州,朝廷忧之。”
南朝 陈 虞寄 《谏陈宝应书》:“夫以 王琳 之彊, 侯瑱 之力,进足以摇荡中原,争衡天下。”
元 谷子敬 《城南柳》第四折:“从此后溪花喜有人相傍,巖枝怕甚风摇荡。”

⒋  鼓动,鼓舞。

《庄子·天地》:“大圣之治天下也,摇荡民心,使之成教易俗。”
南朝 梁 锺嵘 《诗品·总论》:“气之动物,物之感人,故摇荡性情,形诸舞咏。”

国语辞典

摇荡[ yáo dàng ]

⒈  摇动晃荡、动荡不安。

《史记·卷一〇三·万石君传》:「仓廪既空,民贫流亡,而君欲请徙之,摇荡不安,动危之,而辞位,君欲安归难乎?」
《文选·司马相如·上林赋》:「泛淫泛滥,随风澹淡,与波摇荡,奄薄水渚。」

摇晃

⒉  鼓舞、鼓动。

《庄子·天地》:「大圣之治天下也,摇荡民心,使之成教易俗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摇荡"的意思解释、摇荡是什么意思由自助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刚刚说话的瞬间,那迸发出来的强大气场,让她都有些失神摇荡。

2.中庭多杂树,偏为梅咨嗟。问君何独然?念其霜中能作花,露中能作实。摇荡春风媚春日,念尔零落逐风飚,徒有霜华无霜质。

3.果园中,石榴笑开了肚皮,苹果穿上了红袄,葡萄树上的娃娃们都穿上了紫袍,像一颗颗紫色的水晶。橘子呢?它们穿上了橘色大衣,在秋风中摇晃……果子们都随风摇荡,像风铃的声音,在果园中回荡,轻轻地,很恬美。

4.碧绿的星呵,升上夜空,乌云的触须,摇荡不停,我的心潮乱了,再无法平静,每个思念的浪尖,都闪着你的眼睛。

5.阵雨骤来,如万马奔腾;半屏山忽然不见了,只有密密的雨,密密地替莲池挂上了珠帘。阵雨里,那些采菱角的船,依然从容地游移摇荡。船上的人连蓑衣也不穿。

6.下面的风景的确很美,但更美的还是在天上: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天空的明净和深邃,空气清朗透明。新鲜的、轻盈的空气静静地象波浪似地摇荡着,滚动着,似乎在高处它也感到更加自由了。

7.我不敢看你,风摇荡不定,另一个世界,更广大无垠。

8.一百零二、我感到空虚,仿佛苍天哗啦一声在我身边崩塌下来;我感到胸口郁闷疼痛,好像重重地挨了一闷棍;我神魂摇荡,犹如从万丈悬崖坠入无底的深渊。

9.暮色苍茫,冷月摇荡,忧伤如落日仓皇。

10.暮色苍茫,冷月摇荡,忧伤如落日仓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