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āolàn

焦烂


拼音jiāo làn
注音ㄐ一ㄠ ㄌㄢˋ

繁体焦爛

焦烂

词语解释

焦烂[ jiāo làn ]

⒈  烧焦溃烂。

面额焦烂。——清·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

be burned and ulcerate;

引证解释

⒈  烧焦而糜烂。

《法苑珠林》卷三四:“愿凡所宣译,传流后世,咸共弘通,今於众前,发诚实誓:若所传无谬者,当使焚身之后,舌不焦烂。”
清 方苞 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﹝ 左公 ﹞席地倚墙而坐,面额焦烂,不可辨。”

⒉  形容残破。

清 唐孙华 《国学进士题名碑》诗:“从此中原竟焦烂,坐见荆棘埋铜驼。”

⒊  崩溃灭亡。一本作“燋烂。”

《南史·陈伯之传》:“北虏僭号中原,多歷年所,恶积祸盈,理至焦烂。”

⒋  犹言焦头烂额。喻处境窘迫、狼狈。

《法苑珠林》卷九十:“迷徒障重,弃三车而弗御;漂沦苦海,任焦烂而不疲。”

分字解释


※ "焦烂"的意思解释、焦烂是什么意思由自助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左光斗的门生史可法化装潜入狱中探望,左已面目焦烂,难以辨认,左膝以下筋骨全部断裂。

2.你得仔细观看,看她的雪肤花容,在火中焦烂,满头青丝,化成一蓬火炬,在空中飞扬。

3.一辆当地牌照的标致307被火烧得焦烂,前排座位上有一具尸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