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iānchuí

边陲


拼音biān chuí
注音ㄅ一ㄢ ㄔㄨㄟˊ

繁体邊陲
词性名词


边陲

词语解释

边陲[ biān chuí ]

⒈  边疆。

border area; frontier;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边垂”。亦作“边埵”。

⒉  犹边境。

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:“芟夷我农功,虔刘我边垂。”
汉 刘向 《新序·杂事四》:“﹝ 郑伯 ﹞曰:‘寡人无良,边陲之臣以干天之祸。’”
晋 左思 《魏都赋》:“正位居体者,以中夏为喉,不以边垂为襟也。”
唐 李白 《代赠远》诗:“鸣鞭从此去,逐虏荡边陲。”
旧题 宋 尤袤 《全唐诗话·白敏中》:“崔鉉 诗云:‘边埵万里注恩波,宇宙羣方洽凯歌。’”
《全唐诗》 崔鉉 诗作“边陲”。 元 柳贯 《题苏长公书曹侍中与王省副论赵元昊事》诗:“夏童昔跳踉,势将撼边垂。”
明 屠隆 《綵毫记·妻子哭别》:“想此日开酺会,家家燕喜,只吾家抱向隅悲远謫,去边陲。”
郭小川 《祝酒歌》:“桦树林呀,犹如古代兵将守边陲。”

⒊  边缘。

骆宾基 《罪证》九:“﹝ 大盘岭 ﹞虽然并不算高,但岭背露出阴云的边陲。”

国语辞典

边陲[ biān chuí ]

⒈  边疆地带。也作「边垂」、「边陲区」。

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:「入我河县,焚我箕郜,芟夷我农功,虔刘我边陲。」
《史记·卷二五·律书》:「秦二世宿军无用之地,连兵于边陲,力非弱也。」

边界 边疆 边境

分字解释


※ "边陲"的意思解释、边陲是什么意思由自助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, 盛唐时期,边陲小国北面称臣,社会呈现出一片安定繁华的景象。

2.一朵水莲的单立在独自芬芳着去送吊在村西的太阳,赶航的人儿吼响了刺耳的号子,被枕在东风边陲的山菊知晓在迂回的洞口。

3.盛唐时期,边陲小国北面称臣,社会呈现出一片安定繁华的景象。

4.盛唐时期,边陲小国北面称臣,社会呈现出一片安定繁华的景象。

5.如今太阳还没有完全西落,金黄色余辉挥洒在这苍茫大陆西南边陲的小镇之上,一片安然淡泊的感觉。

6.中国东北边陲黑龙江省虎林县境的珍宝岛,仍然是冰天雪地,气温为零下27摄氏度。

7.在我收藏的国庆题材的票品中,“祖国边陲连北京”这一套首日实寄封显得别具一格。

8.盛唐时期,边陲小国北面称臣,社会呈现出一片安定繁华的景象。

9.及至国难当头异族入侵,壮志凌云,豪情万丈,不避蛮烟瘴雨之苦,跃马西南边陲,部勒戎卒,殚力垦殖,组训地方,以巩固国防。

10.寒山远,烽火烧几季。边陲亡,葬骨无人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