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ēng

风骨


拼音fēng gǔ
注音ㄈㄥ ㄍㄨˇ

繁体風骨
词性名词

风骨

词语解释

风骨[ fēng gǔ ]

⒈  顽强的风度、气质。

风骨奇伟。——《南史· 宋武帝纪》
风骨可鉴。

strength of character;

⒉  写字、作画或作文的风格有个性、有力量。

文章须自出机杼,成一家风骨。——《魏书·祖莹传》

vigour of style;

引证解释

⒈  指人的品格,性格。

《晋书·赫连勃勃载记论》:“然其器识高爽,风骨魁奇, 姚兴 覩之而醉心, 宋祖 闻之而动色。”
宋 王禹偁 《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》:“以公名家子,又 后唐 之出也,且风骨俊秀,异乎诸孤。”
胡先驌 《诗别萧叔絅燕京》:“萧郎 二十风骨奇,崭然头角何嶷嶷。”

⒉  指刚正的气概。

《北齐书·武成十二王传论》:“文襄 诸子,咸有风骨。”
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十一:“文恭 少年浑涵端重, 文达 正当以风骨勖之,何反虑其过刚?殊不可解。”
鲁迅 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<莲蓬人>诗》:“扫除腻粉呈风骨,褪却红衣学淡妆。”

⒊  古典文艺理论术语。

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风骨》:“是以怡悵述情,必始乎风;沉吟铺辞,莫先於骨。故辞之待骨,如体之树骸;情之含风,犹形之包气。结言端直,则文骨成焉;意气骏爽,则文风清焉。”

⒋  意谓端直的言辞和骏爽的意气统一结合为诗文的“风骨”。

唐 陈子昂 《<修竹篇>序》:“汉 魏 风骨, 晋 宋 莫传。”

⒌  指文学作品刚健遒劲的格调。

宋 孔平仲 《续世说·品藻》:“许景先 之文,如丰肌腻理,虽穠华可爱而微少风骨。”
清 钱泳 《履园丛话·谭诗总论》:“唐 人五古凡数变,约而举之,夺 魏 晋 之风骨,换 梁 陈 之俳优。”

⒍  指诗文书画的风格。

《魏书·祖莹传》:“文章须自出机杼,成一家风骨。”
南朝 齐 谢赫 《古画品录·曹不兴》:“观其风骨,名岂虚成。”
《法书要录》卷六引 唐 窦臮 《述书赋下》:“开元 应乾,神武聪明,风骨巨丽,碑版峥嶸。”

国语辞典

风骨[ fēng gǔ ]

⒈  坚强不屈的性格。

《晋书·卷一三〇·赫连勃勃载记》:「其器识高爽,风骨魁奇。」
唐·高适〈答侯少府〉诗:「性灵出万象,风骨超常伦。」

⒉  风格与精神。

《魏书·卷八二·祖莹传》:「文章须自出机杼,成一家风骨,何能共人同生活也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风骨"的意思解释、风骨是什么意思由自助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有诸内而行诸外,乃援笔著作,述拳真实深刻,鞭辟入里;写人风骨凛然,如在眼前。

2.梅花放弃了姹紫嫣红的春天,是为了珍惜那凛冽风雪中的傲立风骨;大树放弃了骨肉相连的老叶,是为了珍惜来年蓬勃滋润的生机;航船放弃了宁静的港湾,是为了珍惜远在彼岸的希望。

3.这样硬朗的风骨简直是锦盒里的名贵老古董,老吴慨然馈赠,我几十年来闲时展轴相对,每每难逃默然泫然茫然之痛。人老了常犯不合时宜的倔强,老吴那年月的感悟我涉世一深终于也明白了。

4.山上的映山红前几天还特别茂盛,叠锦堆秀,艳美缤纷,鲜红欲滴,但现在显然已经在大风的摧残下有些败落了,不过远远望去,仍一片片火红耀眼,且风骨犹存,不失美丽,虽稍有逊色并不缺独有的风采。

5.也许一生默默无闻,却见知识化为力量,未来展现宏图。当人们拥有幸福,幸福的人生,我们也会收获人生,人生的幸福。使命崇高,心中萦绕萦绕着春蚕情愫,理想圣洁,身上自有红烛风骨。

6., 昔日里,威武不屈、贫贱不移、富贵不淫的风骨,在这些堪称帝国精英的栋梁身上,已经荡然无存。

7.君子之骄,骄傲的是内心的风骨。

8.我家屋后的山上有一片四季常青的竹林,林中种植着百余根茂盛无比的竹子。每天清早打开窗户,我都能看见这片竹林,凝视它挺拔的身躯,仰望它傲然的风骨。

9.上联:锐气、和气、勇气、豪气、朝气、骨气,正气昂然歌盛世;下联:风采、风尚、风度、风华、风骨、风范,风正帆悬航自远;横批:正风正气文明中华!

10.山上的映山红前几天还特别茂盛,叠锦堆秀,艳美缤纷,鲜红欲滴,但现在显然已经在大风的摧残下有些败落了,不过远远望去,仍一片片火红耀眼,且风骨犹存,不失美丽,虽稍有逊色并不缺独有的风采。